第102章 进山掏獾子洞3(第1页)
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了,快到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。刚刚如果不是,刘红军那一脚,第一次窜出来的獾子,那一口就会咬在大山的裤裆上,这一口,虽然不至于要人命,但是真咬上了,说不定大山就会鸡飞蛋打。从此当不成男人。要知道,獾子非常凶狠,一旦咬住目标,就会死死咬住,不肯松口。就在关键时刻,刘红军一脚把大山踢开,这还不是最牛逼的。最牛逼的是,刘红军用的是巧劲,踢飞大山,但是大山并没有受伤,与此同时,还能快速的拔枪射击。这一切,都发生在一秒之内。电光花火火石,一秒钟之内完成这三个动作,踢飞大山,拔枪,射击。而且,还能准确的命中目标。钱胜利惊讶的看着刘红军,这一切,不要说他钱胜利,就是当年在部队上,那些兵王能做到这一点的,也不多。怪不得,老刘家,能够一户压一沟。太平沟,姓刘的并不是只有刘红军一家,其他几个屯子里还有几十户姓刘的,但是在太平沟说老刘家,大家都知道,指的是刘红军家。这就是,一户压一沟。钱胜利一直都知道刘红军很厉害,从来没有小看过刘红军,可是今天才知道,原来他一直都低估了刘红军的本事。心里也在暗自庆幸,前天推举刘红军当把头,是多么英明的决定。“胜利叔,还掏不掏?”大山倒是心大,并没有被刚才的一幕吓着,憨厚的笑着问钱胜利,还要不要继续挖洞。钱胜利看了看被打死的五只獾子,然后说道:“继续挖,里面绝对还有獾子。”獾子是群居的,一窝獾子最少四五只,多了能达到几十只。“胜利叔,你咋知道里面还有獾子?”“你们看山坡下的那堆土!”钱胜利指了一下山坡下的土堆。此时,土堆已经变成了一个大雪堆,即便上去掉积雪,这土堆的体积也不小,足有五六个立方。“你说那个土堆是獾子挖洞挖出来的土堆?”“对,你说这么大一个土堆,里面的獾子洞,得多大?怎么可能只有五只獾子。”钱胜利说道。“胜利大哥说的没错,其实之所以说里面还有獾子,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貉子还没有出现。”“貉子?”“对,貉子在冬天的时候,喜欢和獾子同穴而居,并且貉子还是獾子挖洞运土的‘土车子’,貉子没有出现,那么就代表着里面还有更多的獾子。不然,獾子一定会先驱赶貉子出来的。”刘红军解释道。貉子是一种体型比獾子更小的犬科动物,就是一丘之貉中的那个貉。别看貉子比獾子体型更小,但貉子却是獾子的天敌之一。貉子放到人类社会来说,就是一个阴险狡诈,喜欢鸠占鹊巢的小人,专门猎杀獾子的幼崽。在野外,貉子总是成双成对的出现,獾子虽然体量是貉子的二倍还多,并且性情凶猛,但在貉子面前总是吃亏。獾的前掌粗壮有力,爪子也非常的锋利,只要抓住貉子,就能把貉子死死按倒在地。但是貉子,体型小,却非常的灵敏,獾子根本抓不住貉子,而且貉子都是成双成对出现,配合的也是非常的默契。和獾子打架的时候,都是公貉在前面躲闪吸引獾子的注意力,母貉在后面进攻。等到獾子想转身对付母貉的时候,刚撤退的公貉又会扑过来,主动进攻獾子。所以,虽然獾子和貉子相比,身强体壮,但是打起架来,獾子常常是左支右拙,只有挨咬的份儿,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得受伤败逃,而貉子则紧追不放。所以獾子对貉子的死缠烂打十分恐惧。所以,在野外的时候,獾子最不喜欢和貉子碰面,追不上,打不着,只能躲着它走。但是,貉子又喜欢跑到獾子洞里去借住。为了能够借住,貉子往往都会主动充当獾子挖洞运土的‘土车子’。就是,貉子仰面朝天,把土抱在怀里,然后獾子咬着貉子的尾巴,像人类拉车子一样,把土运到洞外山坡下。在獾子洞里借住的时候,貉子都是非常老实的,绝对不敢招惹獾子。因为,在獾子洞里,往往都是四五只獾子,甚至几十只獾子住在一起,一旦惹毛了獾子,死的只能是貉子。但是,不要以为貉子在獾子洞里借住,就会真的老老实实的不敢搞小动作。它们会趁着其他獾子出去觅食的时候,趁机猎杀獾子的幼崽。所以说,貉子是獾子的天敌之一,獾子的减少,除了有人类的原因之外,还有就是貉子的功劳。当然了,这里面人类的原因还是占了很重要的比重。毕竟,是人类让貉子的天敌,猞猁变得更加稀少,这才导致了貉子的泛滥,进而导致獾子的减少。大山继续拿着锄头挖土。四个人轮流着来,不一会,又挖到一个储藏室。再次收获了两麻袋的粮食。这个储藏室里,都是大豆,花生,玉米之类的粮食作物。“好家伙!这獾子洞里的獾子,绝对少不了,最起码也得有十只以上的獾子。”钱胜利兴奋的说道。“注意点,里面说不定会有獾子王!”刘红军却是面色沉重的提醒道。“獾子王?不能吧?”钱胜利道。如果有獾子王的话,那这洞里最少也得有几十只獾子。不过,钱胜利转身看了看山坡下的土堆,心里也有些拿不准。五六个立方的土堆,这里面的獾子洞得有多大?能住多少只獾子?獾子洞越挖越深,也越来越难挖。这时,又有六只獾子从洞里窜出来,刘红军四人早有准备。刘红军没有开枪,而是一脚一只,连着踢死了两只。三只狗,留下了三只獾子。钱胜利、大山和石头三个人合力,打死了一只獾子。钱胜利非常的兴奋,貉子还没有出现,所以想要继续往里挖,被刘红军给拦了下来。“胜利大哥,这十一只獾子,已经够用了,给獾子留点根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