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崇祯穿越免费阅读全文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20章 多尔衮与多铎(第1页)

莒州城北,沭河附近。多铎终于见到了兵败温榆河的多尔衮。“十五弟!”“十四哥!”多尔衮和多铎分别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和十五子,互相之间以排行称呼。兄弟二人见面之后立刻抱头痛哭起来。尤其是多尔衮,兵败的悲伤和对亲人的思念让他极度难受。现在好不容易见到了亲兄弟,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。“十四哥,你...”拥抱过后,多铎察觉出了不对劲。虽然知道多尔衮在温榆河大败,但是没想到会败的这么惨。他入关前麾下有两万兵马。现在放眼望去,山坡上只有区区千余士兵。怎一个惨字了得!“哎!”多尔衮伸手擦干眼泪,叹息道:“别提了,中了明军的奸计。你哥我麾下士兵十不存一,正白旗算是彻底废了。”多铎嘴角不经意的往上翘了一下,随后安慰道:“十四哥别灰心,胜败乃兵家常事,只要返回盛京就能东山再起!”“哎,也只能这样了。”多尔衮再次叹了口气。“对了,十二哥呢?”多铎看向四周,寻找阿济格的身影。阿济格是镶白旗下第一人,再加上又是他的异母胞兄,所以对他还是非常关心的。多尔衮神色黯然:“我也不知道他的去向,或许被俘,或许已经战死了。”多铎后退半步,有些难以置信。阿济格怎么会死?不应该啊!他征朝鲜,打蒙古,攻明廷。参加的战斗大大小小加起来有百余场之多,可谓战功赫赫!这么猛的一个人,说没就没了?“十四哥,你...是不是骗我呢?”多铎再次后退半步。“十五弟,我都这样了还有必要骗你吗?此番兵败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回到盛京后,我怕是也活不久了。”多尔衮再次流出了悔恨的泪水。“别说了,别说了!”多铎跌坐在地上。兄弟二人又悲伤了很久,才稳定住情绪。“十五弟,此番入关带了多少兵?”“七万!四万八旗,三万外藩蒙古。”“济尔哈朗呢?不是让你向他借兵吗?他的兵呢?”多尔衮问。“没有。”多铎摇头,“我久攻居庸关不下,一气之下从独石口返回草原。随后从墙子岭入关一路南下。”“期间与济尔哈朗通过书信,他声称明廷水师进犯辽南。前有吴三桂的关宁军,后有明廷水师,济尔哈朗不敢分兵。我只好把丰宁预备部队全都带来,一起入关!”多尔衮皱着眉,把最新的情况牢记在心。趁着这个时间,多铎拿着千里眼看向四周。随着查看的时间越来越长,他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。“遏必隆...”“殉国了!”“哎!”多铎无奈的叹了口气,坐在地上不知该说些什么。失败的结果竟然让人如此痛苦!“范文程呢?”多铎终于找到了发泄口。范文程作为大清的朝臣,多尔衮的谋士,对兵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多尔衮知道多铎想干什么,拍着他的肩膀劝道:“范先生的计谋没有问题,是我轻敌了!”“他就一点责任都没有?”多铎咬牙切齿道。他与范文程本就有私人恩怨,不如趁机拱火,砍了他的脑袋。多尔衮重重的哼了一声:“责任肯定是有的,但兵败的主要责任不在他,我一人承担责任即可。”多铎狠狠地皱了下眉,不再说话。因为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没必要这么做了。不出意外的话,回到盛京后多尔衮会被剥夺正白旗旗主和亲王爵位。他失势后,就算想护也护不住范文程。届时范文程将成为待宰的羔羊。兄弟二人又聊了一会,话入正题。多铎屏退左右,一脸严肃的问多尔衮:“十四哥,接下来什么打算?”正白旗几乎全军覆没,以他的想法应该尽早返回盛京休养生息。等养精蓄锐后再染指中原。“抢钱,抢粮,抢百姓,杀明军!”多尔衮咬牙切齿道。八旗兵此番入关损失惨重,必须抢到足够多的东西才能弥补损失。不。就算再多东西也无法弥补那些逝去的生命,只能安慰家眷们悲伤的心情。“那...我该攻打哪里?”“青州,兖州!”多尔衮伸手拿出地图,用手指在这两个地方重重的点了下。“明军杀我八旗兵,我就杀明廷的藩王。衡王在青州,鲁王在兖州,我要你把这两座城给屠了!”多铎对屠城这种事并不陌生,因为他们干的太多了,甚至能用轻车熟路来形容!屠城既能节省粮食,又能震慑人心,有时候对他们来说是最佳选择!多铎点头看向地图,随后说道:“我们现在的位置是莒州和临沂一带,青州在北面,返程时顺道就能攻下。”“兖州在西面,倒是可以考虑一下。”“那就先攻兖州!”多尔衮右手握拳,重重的再砸地上。砸完地面后他察觉多铎眼神有些不对劲,急忙补充道:“十五弟,你我二人是亲兄弟!为兄的只有这一个请求,希望你能让为兄如愿!”多尔衮意识到多铎早已不是之前的多铎了。在命令和请求之间,多尔衮选择了后者。多铎嘴角再次上扬,“十四哥太客气了,你我兄弟荣辱与共!十四哥指哪里,我就打哪里。”“那我就放心了!”多尔衮松了口气,“我提议大军再次休整五天,随后穿过蒙山向西进发。”“先攻费县,再打泗水县,最后兵临兖州府外!杀鲁王,屠兖州府,给死去的八旗将士报仇雪恨!”.“等等!”多铎指着兖州东边的曲阜问道:“为何不攻曲阜?”多尔衮白了一眼多铎,反问道:“曲阜有一座孔府,咱们惹不起。”“呵。”多铎冷笑一声:“铁骨铮铮教人忠,世修降表衍圣公。咱们八旗铁骑天下无敌,孔府算个屁!”多尔衮摇头道:“衍圣公虽然是个屁,但同时也是一个好工具!有了他的降表,才能笼络天下读书人的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