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崇祯唐通大明在线阅读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625章 重启矿税(第1页)

“陛下,除去今年所有开支,国库尚有一千六百万两存银。”户部尚书方岳贡躬身说道。崇祯呵呵笑了起来:“按照每年亏空八百万两计算,这些银子还能吃两年!好啊,太好了,你们真是朕的好帮手!”内阁所有成员都站在原地不说话。大家都心知肚明。如果不能在未来两年内达到收支平衡,大明朝将再次迎来财政危机。而且这还是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。一旦起战事,庞大的军需会加快消耗存银。还有抚恤银,赏银等。届时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库将雪上加霜。带着这个问题,内阁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。办法无非两种:开源或者节流。和崇祯之前预想的一样,节流方案率先被毙掉。众人开始讨论开源。“臣以为可以增加商税,我朝商税三十税一,实在是太低了!”新任礼部尚书黄锦提议道,“以南宋为例,只有半壁江山的南宋最高时岁入一万万贯。按照一贯铜钱兑换一两银子的比例,南宋税赋收入是我大明的五倍之多!”“其中田赋占比两成,关税占比一成半,剩下六成半全是商税,大明完全可以效仿。”不等崇祯表态,其他几人立刻站出来反对。尤其是内阁首辅范景文,他反对的声音最大。“宋朝商税重是不得已而为之。当时宋、金接壤,边境和其他偏远地区征收田赋难度很大,有时候好不容征上来,不等送抵京师就被土匪劫走了,朝廷田赋收入锐减。”“为了弥补这里的损失,大宋朝廷只能另辟蹊径。”“首先是向农民加税,为了避免苛捐杂税引起民变,宋朝将强壮者征召入伍,剩下的老弱病残想造反也反不起来,表面上看似没问题,实际却导致了冗兵。”“其次他们在京师和地方设立了大大小小两千多个商税务(功能等同于税务局),有冗官之弊。”“商税务制定了各种商税,除了过税和住税外,还有繁杂的课税,包括但不限于米,布、牲畜甚至鸡蛋等物资。老百姓挑着一筐菜进城售卖需要交税,卖完后离开时还要再交一次税。”“据统计,南宋商税最高时可达十税七,甚至十税八!”“再加上盐铁官卖带来的高价问题,普通百姓生活十分艰苦。”“相反,有钱的士绅和商人几乎不受影响,他们可以随时调整商品价格以应对物价变动,这也是士大夫怀念宋朝的原因之一。”“最终的受害者只有底层百姓。”“元承宋制,太祖高皇帝深受其害,所以自立国之初就规定凡商税三十取一,过取者以违令论。”“洪武七年,太祖又下诏免除老百姓自织的布帛,自养的家禽,自种的粮食、菜、果、竹草等税。”“陛下并非昏君,自不会敢违背当年太祖定下的规矩。”范景文最后一句话说的十分有水平,看似给拍了崇祯的马屁,实则堵死了崇祯增加商税的路。崇祯笑着朝范景文点了点头。他本来就没打算提高商税,所以给了范景文一个认可的表情。“田赋不能加,商税也不能加,朝廷每年有八百万两的亏空,总得想办法解决吧?”大殿安静下来后,崇祯重新抛出了这个问题。内阁成员支支吾吾,无话可说。开源的办法屈指可数,除了加税他们别无他法。“既然诸位都没办法,那朕说个法子,如何?”崇祯用起了老套路。“请陛下赐教!”众臣无奈,只能回应。崇祯嘴角微微上扬,“朕打算重启矿税!”不提这两个字还好,提完之后引起了内阁的强烈反对。“万历二十七年,征税宦官马堂在天津设卡征税,巧取豪夺,短短一年时间就使一百多家商号家破人亡,天津万人暴动!”“万历二十九年的丝佣之变,苏州两千多名织工为了反对税监的横征暴敛,发动暴动。”“税监梁永在陕西征税期间,盗掘历代皇陵”“云南征税的太监杨荣激起民变被杀”“还有乱辽的高淮!”几位阁臣轮番痛诉税监们的恶行,试图阻止崇祯重启矿税。明朝矿税可以拆开来看。矿:开矿。开矿就是开采矿产,先找擅长堪舆者寻找矿地,然后雇佣矿工开矿,再将矿卖出去换成钱。理论归理论,实际执行过程中乱象百出。有的太监确实按照规矩来,老老实实找矿山,雇矿民开矿冶炼。有些太监为了偷奸耍滑,先是在当地找一个富户。紧接着带人在富户门口、院子里挖坑,美其名曰勘探矿产。挖完坑之后并不回填,而是拿着相关文件告诉富户,这些坑都是为皇上开矿所挖,除了他们谁都不能回填,否则就是抗旨!富户为了平事只能送钱。钱被包装成矿税送往京师后土坑才得以回填。税:征税。这里的税主要为商税和坑冶之课税。(坑冶包括铜,铁,铅,金,银等矿产)实际征收过程中也是乱象百出,有些太监为了完成任务,不管对方是不是商人,凡是进城的百姓全都收过路费。更有甚者诬陷商队的商品为违禁品,直接予以没收,少部分充公大部分留在自己腰包。坑冶之课税更加可怕,有矿开矿,无矿而输银。太监高淮在辽东时干的就是这种事,他剥削压榨当地军户和百姓,让朝廷失去了民心。当时辽东流行一首童谣:辽人无脑,皆淮剜之,辽人无髓,皆淮汲之。崇祯不知道征收矿税的危害吗?他当然知道,而且深恶痛绝。所以他并不没有打算真的征收矿税,而是想借着矿税之名义抄家!这一次。他要合理合法的抄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