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崇祯唐通大明在线阅读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663章 崇祯的北失南补(第1页)

为了打好陕西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崇祯做了一个十分复杂且大胆的计划。他先是让李性忠和刘肇基制定出兵计划,准备北上草原打蒙古人。打仗需要粮草,所以他又命户部、兵部给边军筹备出征所需的粮草。(士兵打仗需要吃双粮,举个例子平时每天吃一斤半粮食,战时要吃三斤,否则体力跟不上。)周奎凭借自己的本事,不出意外地承接了一部分运粮任务。在周奎拿到兵部和户部的官凭路引后,崇祯从内帑掏钱,让周奎多买了六十万石粮食。在其他人眼里看来,这些粮食都是军粮。要运往边关给边军吃。其实这些粮食都是要调往关中平抑粮价的粮食,只不过披上了军粮的外衣。崇祯之所以这么做,主要是为了掩人耳目。尤其是那些反对货币改制的人!消息一旦被他们得知,陕西的士绅和商人也会得到信息,从而改变策略让崇祯无法割韭菜。崇祯货币改制的目的有两个。短期目的是割韭菜。长远目的与税收相关。他不能容忍别人打乱自己的计划!而且。这些粮草大部分都是购自福建,通过郑芝龙的海船运到了天津。从福建购粮这种舍近求远行为是福建商战的一部分!也就是说。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形成了一个闭环!如果崇祯购买的六十万石粮草能稳定住陕西的粮价,崇祯就让李性忠、刘肇基按照计划征讨西土默特部。如果无法稳定住陕西的粮价,他就下令暂缓出征西土默特部,把出征的粮草全部投入陕西市场,将当地的粮价砸到最低!他不怕赔钱。就算亏百万两银子又如何?只要王之心认真开矿,长则两三个月,短则一两个月就能挣回来。这是大明朝的北失南补战略!(北失南是金宣宗完颜珣的策略,当时金朝在蒙古人的攻势下丢城失地。为了弥补损失转移矛盾,金宣宗决定攻打南宋这个软柿子,可惜他们遇到了南宋名将孟珙)“回陛下,”周奎神秘地说道:“朝廷让臣运送的二十万石军粮已经全部运抵朔州,陛下所需的六十万石粮食中的八成已经运到了偏关镇,剩下的两成预计十天后可以到达山西平阳府(今临汾)。”“好,”崇祯心里有了底气。粮食是割陕西士绅、商人韭菜的关键,不容有失。“朕会派人去接手这些粮食,国丈的人一定要配合好。”崇祯嘱咐。“陛下放心,老臣毫无怨言!”周奎能有什么怨言?能赚钱就行!崇祯为了掩人耳目,在运输这批粮食时故意绕了远路,周奎因此多挣了不少钱!他巴不得崇祯再绕一圈!正月十二,锦衣卫千户王忠带着几十个锦衣卫从北京出发。他们离京后兵分两路。一路去往山西,调动储存在平阳府和朔州的粮食。另一路直奔陕西西安府,准备割韭菜!锦衣卫出发后不久,几个不起眼的人也从京师出发去往陕西。他们是朝中大臣的家仆,这些人传达着同样一个消息:朝廷近期没有向关中调粮的计划。正月二十七午后,锦衣卫千户王忠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西安城外。他骑在马背上,望着高耸的城墙伸了个懒腰。“千户大人,咱们进城吧!”旁边一个锦衣卫说道。“当然要进城,”王忠冷笑一声:“来,把咱们得常服拿出来穿上。”嗯?十几个锦衣卫愣了下。他们虽然不明白王忠此举何意,但还是迅速拿出常服,在路边找了一个屋子迅速换好。用凉水洗了把脸后,众人精神为之一振。翻身上马,一行人趾高气昂地走进城中。吕大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,他抓着亲兵的肩膀问:“确定是锦衣卫?”“确定,他们穿着锦衣卫常服,腰间挂着绣春刀。”“人在哪儿?快带我去见他们!”吕大器已经顾不得自己的身份了。在正旦节(春节)这段时间,西安府的粮价已经从之前的二两半涨到了二两九。距离三两只有一步之遥!别说普通百姓,就是一般的小商贩都快承受不住了。再这样下去,民变是迟早的事!大明钱庄陕西分庄的外面,吕大器见到了王忠。打过招呼后,吕大器直接问:“王千户是来顶替曹化淳的吗?”吕大器恨透了曹化淳,不管在什么场合都直呼其名。王忠沉吟片刻:“不是,我来这里另有其事。”“方便透露吗?”“方便,陛下听闻陕西粮价高涨,民不聊生!从山西的军粮里急调出十万石,命我运到陕西平抑粮价。”吕大器瞳孔猛地一缩:“此话当真?”王忠反问:“这种事岂敢儿戏?”“太好了!”吕大器高兴地像个三岁孩子,“朝廷终于肯调粮了。”等等吕大器忽然意识到了什么,他盯着王忠的脸问:“王千户说陛下从山西调粮,而非朝廷?”“对,是陛下!”王忠强调。吕大器震惊之余忽然有些感动。现在他才意识到,始终和他站在一起的是大明皇帝。“请问王千户,十万石粮食什么时候到?”“最迟半个月!吕大人先提前安排好,等粮食到了立刻投入市场。”“好!”吕大器对着王忠拱手施礼,转身离开。有意思的是,吕大器转身的瞬间,王忠也露出了一副耐人寻味的笑容。王忠打发走吕大器后,迈步走进大明钱庄陕西分庄。里面的锦衣卫见状纷纷起身施礼,“见过王千户!”“见过千户大人!”“嗯。”王忠点头问道:“曹大人呢?”“曹大人在午睡。”“嗯”王忠犹豫了下,“曹大人醒了之后转告他一声,就说陛下要收网了。”“大人您呢?”“我得去见几个熟人,让他们帮个忙。”